政策调整后,企业和员工的缴存金额有何变化?
政策调整后,企业和员工的缴存金额变化如下:
企业缴存金额变化
缴存比例可下调至1%的情况:若企业符合上年度职工月均工资低于当地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2024年为3300元),且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需留存会议记录)等条件,可申请将公积金缴存比例降至1%。假设某企业原有100名员工,原缴存比例为5%,员工平均工资为3000元,企业原月缴存额为100×3000×5%=15000元。比例降至1%后,企业月缴存额变为100×3000×1%=3000元,企业缴存金额大幅减少。
补缴历史欠缴公积金的情况:企业补缴历史欠缴的住房公积金时,可按不低于5%(含)缴存比例补缴。若企业之前有历史欠缴,且经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决议通过,或企业与职工协商一致(需书面协议),则需按相应比例补缴,会增加企业一定的资金支出。
员工缴存金额变化
缴存比例下调影响:员工缴存金额也会因缴存比例下调而减少。如上述例子中的企业员工,原个人月缴存额为3000×5%=150元,比例降至1%后,个人月缴存额变为3000×1%=30元。
提取政策放宽的影响:提取政策放宽对员工缴存金额本身无直接影响,但从长远看,员工能更灵活地使用公积金,如租房、还贷等非销户类提取从每年1次改为每月1次,异地还贷取消户籍/社保证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积金的使用效率,相当于间接增加了员工可支配的资金。
贷款政策优化的影响:贷款政策优化也不直接影响员工缴存金额,但对员工购房有帮助,如连续缴存认定放宽,断缴≤3个月视为连续(原为1个月);异地贷款政策放宽,当公积金中心上季度中有2个月的个人住房贷款使用率在90%(含)以下时,异地公积金贷款职工与本地公积金贷款职工享有同等权益;贷款年限延长,房龄+贷款年限最长可达50年(砖混结构住房),使员工更有可能通过公积金贷款实现购房需求。
此外,不同地区还有一些其他政策变化,也会对企业和员工的缴存金额产生影响,如湖北黄冈提高了“双缴存”职工家庭等的贷款限额,优化了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和提取政策;河北石家庄实施购房提取家庭代际互助,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取消异地购房还贷提取限制,增加还贷提取频次等。这些政策虽不直接改变缴存金额,但通过影响公积金的使用方式和可提取额度等,对企业和员工在公积金方面的经济状况产生了一定的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