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对应价款给境外企业,需要关注哪些税务方面的事项呢?
支付境外企业价款需重点关注的税务合规要点
在全球化业务场景中,企业向境外关联方或非关联方支付各类价款时,税务合规风险贯穿交易全流程。由于跨境交易涉及两国或多国税法差异、国际税收协定适用及外汇管理规定,企业需系统性梳理以下关键税务事项,以规避潜在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一、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的扣缴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 “营改增” 相关规定,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若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支付方需履行增值税代扣代缴义务。具体规则如下:
- 应税行为判定:需明确境外企业提供的服务或转让的无形资产是否属于境内应税范围(如服务接受方在境内、无形资产使用地在境内等)。
- 税率适用:
- 附加税费:按实际扣缴的增值税额为计税基础,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7%/5%/1%)、教育费附加(3%)及地方教育附加(2%,部分地区可能不同)。
- 案例:境内 A 公司向境外 B 公司支付软件服务费 106 万元,若判定属于境内应税服务,A 公司需代扣增值税 = 106÷(1+6%)×6%=6 万元,同时缴纳附加税费 = 6×(7%+3%+2%)=0.72 万元。
二、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规则
境外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的所得,支付方需按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具体分为两类:
(一)非居民企业应税所得类型
-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收入全额的 **10%** 代扣(税收协定另有优惠的除外,如香港地区税率可为 5%)。
-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通常按收入全额的 **10%** 代扣,需关注是否属于免税范围(如国家鼓励类项目的利息收入)。
- 转让财产所得:
- 提供劳务所得:若境外企业在境内构成 “常设机构”,需按 25% 税率自行申报企业所得税;未构成常设机构的,通常由支付方按核定利润率代扣(核定利润率一般为 15%-30%,具体由税务机关确定)。
(二)税收协定优惠的适用
境外企业所属国家(地区)与我国签订税收协定的,可申请适用协定优惠税率(通常低于 10%)。例如:
- 新加坡企业取得特许权使用费,若符合条件,税率可降至6%;
- 美国企业取得利息所得,税率可降至7%(需提供《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信息报告表》等证明文件)。
- 注意:支付方需在税务机关完成扣缴义务人登记,并在支付时代扣税款,于次月 15 日内申报缴纳。
三、印花税的跨境征管问题
若合同涉及境内应税凭证(如购销合同、技术合同等),无论签订方是否为境外企业,均需缴纳印花税。具体规则:
- 纳税义务人:境内支付方作为 “立合同人” 需履行印花税申报义务;
- 计税依据:合同约定的价款(含增值税),按对应税目税率计算(如购销合同税率 0.3‰,技术合同税率 0.3‰);
- 特殊情形:境外企业直接签订合同的,境内企业需代扣代缴印花税(部分地区要求)。
四、外汇管理与税务备案衔接
(一)对外支付税务备案
支付单笔等值5 万美元以上(不含)的外汇资金,需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填报《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并提交合同、发票等资料。备案后,银行凭备案表办理付汇手续。
(二)税务与外汇数据比对
税务机关与外汇管理部门建立数据交换机制,企业需确保对外支付金额、代扣税款金额与备案信息一致,避免因数据异常触发税务稽查。
五、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建议
- 交易前税务尽调:
- 合同条款税务化设计:
- 建立扣缴台账:
- 定期税务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