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表中的哪些信息容易被重点稽查?
工资表中的以下信息容易被重点稽查:
人员信息:
员工真实性:检查工资表上的员工是否为公司真实员工,有无虚列名册、假发工资现象,比如通过虚构员工名单,甚至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申报个税,增加抵扣成本。
离职人员信息:核实工资表中是否存在人员已离职但仍申报个税,未及时删除相关人员信息的情况。
人员数量与社保人数差异:对比工资表中的人员数量与企业缴纳社保人员数量,看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工资计算与申报:
个税计算准确性:重点检查工资表代扣的个税金额是否依法按照税法规定准确计算,有无人为计算错误、故意少交个税的情况。
适用税目:核查企业在计算个税时是否故意将“工资薪金”项目转换为“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等低税率项目,造成少申报个税。
年终奖计税方法:确认年终奖的计税方法是否正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该计税办法是否只对每一个纳税人采用一次。
免税所得:审查工资表中的免征个税所得项目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如免征个税的健康商业保险是否符合条件、通讯补贴免征个税是否符合标准等。
工资发放:
工资发放方式:关注企业是否通过个人账户发工资,以规避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逃避责任;或者是否存在公户发基本工资,私户发奖金、补贴等拆分工资的情况。
工资与社保基数对应情况:核实社保基数和实发工资是否对应,有无通过少报工资来降低社保缴纳基数的问题。
工资合理性:
薪酬标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生产规模,审查从业职工的薪酬标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有无异常高薪或低薪情况,重点关注月工资额低于5000元的人数占比情况。
工资制度:检查企业是否有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工资薪金的调整是否有序进行,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是否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其他相关信息:
两处以上所得:查看企业员工是否存在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情况,是否按照规定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会计凭证与账簿记录:工资支出凭证,如人员花名册、考勤表、工资明细账和计算表等,与银行代发工资卡等凭证资料的数据是否对应无差异,“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与实付工资总额是否对应,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的发放记录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