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必查三年账?税局明确!6月起,企业注销必须这样办,否则后果严重
一、税局不予注销的常见情形
(一)企业存在往来挂账未处理,不予注销
有粉丝前去申请一家公司的注销时,税局驳回了本次注销申请,并要求在再次申请注销前,按照实际情况补缴税款、改正申报,同时还需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对应税款完税凭证、相关税务事项处理情况说明及银行流水等佐证资料。
(二)有销无进,不予注销
也有粉丝在提交注销登记/清税申报时,收到了不予受理的结果。原因是经注销审核发现公司存在有销无进的疑点,需提供相应进销记录、成本发票以及情况说明等资料以供审查。
实际上,对于已经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在注销时需要进行清算,上述税局要求提供的佐证资料,均在合理范围之内。
此外,被纳入非正常户的企业,需要先补充纳税申报、补缴税款并缴纳相应的滞纳金和罚款,解除非正常状态后,才能按照正常程序提交注销申请。
二、注销时,税局一定会查三年账吗?
目前税收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公司注销时必须查账,是否查账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之所以存在查三年账的说法,源于《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对税款追缴期的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不过,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下,税务机关对企业账务的检查期限可能会延长至五年,甚至无限期:
偷税、抗税、骗税:无论何时发现这类行为,税务机关均可追征税款。
重大税务问题:诸如虚开发票、隐匿收入等重大税务问题,税务机关可追溯至更早年度进行彻查。
异常注销:若企业被列入非正常户,或者存在未结清税款的情况,需先解除异常状态,才能办理注销,且税务机关在审核时可能会更加严格,追溯的账务期限也可能延长。
因此,即使税务机关未明确要求,企业在准备注销时,也应主动自查近三年的账务,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疏漏,避免引发税务风险。
三、企业注销的正确流程及重点注意事项
(一)清税:一分钱欠税都不能留
企业在注销前,需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税、印花税等所有税种进行逐项核对。尤其要注意一些小税种,例如租赁合同若未缴纳印花税,也可能成为阻碍注销进程的因素。
若企业存在逾期申报的情况,需先完成补报,并缴纳罚款,否则无法顺利拿到《清税证明》。
(二)清发票:空白发票必须作废
企业要将税盘、电子发票全部进行验旧缴销。若有空白发票,必须进行作废处理。若发生发票丢失的情况,将按照“未按规定保管发票”进行罚款,罚款金额最高可达1万元。
此外,企业若存在库存低价销售的情况,需提供合理理由,如市场价下跌等。否则,税务机关将按市场价核定收入,并要求企业补缴税款。对于剩余资产净值,也可能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三)注销流程
税务注销:纳税人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注销时,税务部门会进行税务注销预检,检查纳税人是否存在未办结事项。
未办理过涉税事宜的纳税人,主动到税务部门办理清税的,税务部门可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营业执照即时出具清税文书。
符合容缺即时办理条件的纳税人,在办理税务注销时,资料齐全的,税务部门即时出具清税文书;若资料不齐,可在作出承诺后,税务部门即时出具清税文书。纳税人应按承诺的时限补齐资料并办结相关事项。办理过涉税事宜但未领用发票(含代开发票)、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的纳税人,主动到税务部门办理清税的,符合容缺即时办理条件。
不符合承诺制容缺即时办理条件的(或虽符合承诺制容缺即时办理条件但纳税人不愿意承诺的),税务部门向纳税人出具《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未结事项),纳税人先行办理完毕各项未结事项后,方可申请办理税务注销。
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的企业,管理人持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裁定书申请税务注销的,税务部门即时出具清税文书。
纳税人办理税务注销前,无需向税务机关提出终止“委托扣款协议书”申请。税务机关办结税务注销后,委托扣款协议自动终止。
工商注销:清算组向登记机关提交注销登记申请书、股东会决议、清算报告和清税证明等相关材料申请注销登记。登记机关和税务机关已共享企业清税信息的,企业无需提交纸质清税证明文书;领取了纸质营业执照正副本的,需缴回营业执照正副本。国有独资公司申请注销登记,还应当提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决定,其中,国务院确定的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还应当提交本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有分支机构的企业申请注销登记,还应当提交分支机构的注销登记证明。
银行销户:完成税务注销和工商注销后,企业还需前往开户银行办理银行账户销户手续。
四、企业不注销的严重后果
(一)税务方面
公司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持续产生税务滞纳金和罚款。企业的纳税信用评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法人及相关财务人员可能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进而影响其个人征信,导致无法办理其他涉税业务,如贷款、出国等也可能受到限制。
(二)工商方面
公司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若超过三年未履行公示义务,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这将使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受到限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等相关人员在任职资格上也会受到限制,例如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三)法律责任方面
若公司存在未清偿的债务,债权人可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在公司未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能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由此可见,6月起企业注销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处理好账务和税务问题。否则,不仅注销无法顺利完成,还将给企业及相关人员带来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