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订买卖合同,税务机关一般会如何判定企业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没有签订买卖合同,税务机关会根据交易凭证、业务实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来判定企业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具体如下:
依据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判定: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事项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2022年第22号)规定,企业之间书立的确定买卖关系、明确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订单、要货单等单据,且未另外书立买卖合同的,应当按规定缴纳印花税。若企业存在这类单据,税务机关会认定其属于印花税应税凭证,需缴纳印花税。
根据发票内容判定:若企业未签订买卖合同,但开具了发票,且发票内容(如品名、数量、金额等)能明确反映合同关系,属于印花税应税合同范围,税务机关可能认定发票为“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合同”,要求企业按对应税目缴纳印花税。
按照业务实质判定:即使没有上述明确的合同或单据,税务机关也会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来判断。例如,企业有实际的货物采购、销售行为,存在货物交付、款项支付等业务实质,符合印花税中买卖合同的定义,即使没有任何书面凭证,税务机关也可能根据《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定企业需要缴纳印花税。
通过核定征收方式判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若企业未按规定建立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或未如实登记和完整保存应税凭证,拒不提供应税凭证或不如实提供应税凭证致使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等,税务机关可以核定纳税人印花税计税依据,据此判定企业应缴纳的印花税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