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小时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18221412938

我们公司聘用了10名大学生实习,并支付他们一定的实习补贴,我们要不要给他们缴纳社保呢,如果不要,为什么?如果要,该如何操作呀?

发布时间:2025-06-20

  一、是否需要缴纳社保的核心判断标准


  1.实习生身份的法律定位


  在校学生: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12条,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因此用人单位无需为其缴纳社保。但若实习具有就业导向(如以签订劳动合同为目的)、实际参与正式工作(如承担核心业务、接受考勤管理),可能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此时需依法缴纳社保。


  已毕业学生:若实习生已取得毕业证,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均视为劳动者,用人单位需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缴纳社保。


  2.实习性质的关键区分


  教学计划内的实习:若实习是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活动(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且由学校与企业签订三方协议,通常视为教育实践关系,无需缴纳社保。例如,北京等地明确规定,学校安排的社会实习或职业道德培养活动,不构成劳动关系。


  自主实习或就业型实习:若实习生以就业为目的、独立承担工作任务且接受企业管理(如考勤、绩效考核),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也可能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需缴纳社保。例如,实习生长期(如超过3个月)从事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工作内容,可能被视为劳动关系。


  3.地方政策的特殊要求


  北京地区:根据《关于职业学校实习学生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安排的实习生,用人单位需按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缴费基数根据实习补贴核定,个人无需缴费。普通高校学生实习暂无类似强制要求,但企业可自愿参保。


  其他地区:部分省份(如广东)明确要求实习单位为实习生购买商业保险,但社保缴纳仍以劳动关系认定为前提。


  二、无需缴纳社保的情形及依据


  情形1:在校学生参与教学计划内的实习


  依据:此类实习属于教育活动,实习生与企业未建立劳动关系,无需缴纳社保。


  操作建议:


  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实习性质、期限、报酬及各方责任,避免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购买商业保险:为实习生投保意外伤害险,防范工伤风险(如实习期间受伤,企业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规范实习管理:避免让实习生从事与正式员工相同的持续性工作,考勤记录、工作内容应与教学实践相关。


  情形2:实习补贴按劳务报酬处理


  依据:若实习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而非劳动合同,且补贴按“劳务报酬”发放(需取得发票),则视为劳务关系,无需缴纳社保。


  税务处理:


  个税预扣: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2020年第13号),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可按累计预扣法计算个税,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降低预缴税额。


  发票要求:企业需取得实习生代开的劳务发票方可税前扣除补贴费用,否则可能面临税务调整风险。


  三、需要缴纳社保的情形及操作流程


  情形1:实习生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


  触发条件:


  主体资格:实习生年满16周岁(未成年工需备案),企业具备合法用工资质。


  管理属性:实习生接受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如考勤、考核),工作内容是企业业务的组成部分。


  报酬特征:补贴按月固定发放,标准与同岗位正式员工相当,而非象征性津贴。


  操作流程:


  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试用期、工资、社保等条款,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确定)。


  办理社保登记: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通过当地社保经办机构为实习生办理参保手续,险种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部分地区)。


  费用缴纳:


  工伤保险:企业全额承担,费率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确定(如制造业0.5%-2%)。


  其他险种:企业与个人按比例分担(如养老保险企业16%、个人8%;医疗保险企业8%、个人2%)。


  个税申报:按“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税,享受5000元/月基本减除费用及专项附加扣除。


  情形2:已毕业学生参与实习


  依据:毕业生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均需缴纳社保。


  风险提示:若企业以“实习”名义用工但实际构成劳动关系,可能面临以下后果:


  补缴社保及滞纳金:社保部门可责令限期补缴,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


  劳动仲裁赔偿:实习生可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最长11个月)、经济补偿金等。


  四、风险防控与合规优化建议


  1.完善实习协议与管理规范


  协议条款设计:


  明确实习性质(如“教学实践”“就业见习”)、期限、补贴标准及发放方式。


  约定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商业保险购买责任,避免与劳动关系混淆。


  注明“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等条款(但需注意,此类约定不能对抗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


  工作内容界定:


  安排实习生从事辅助性、临时性工作(如资料整理、市场调研),避免替代正式员工岗位。


  限制工作时长,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避免超时加班争议。


  2.强化风险隔离措施


  商业保险配置:


  为实习生购买雇主责任险或团体意外险,覆盖工伤、意外医疗等风险,降低企业赔偿责任。


  保单条款中明确“实习生”为被保险人,避免因身份不符拒赔。


  税务合规处理:


  若按劳务报酬发放补贴,要求实习生通过电子税务局代开发票,企业履行代扣代缴个税义务。


  若按工资薪金处理,确保社保基数与工资一致,避免税务稽查时因“工资与社保不匹配”被调整。


  3.地方政策差异化应对


  北京地区:


  职业学校实习生必须按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企业需提交三方实习协议、参保承诺书等材料。


  普通高校实习生可自愿参保工伤保险,但不视为劳动关系,需单独申报缴费基数。


  其他地区:


  参考当地规定,如江苏、广东等地要求实习单位为实习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或对长期实习(如超过3个月)要求缴纳社保。


  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专业律师,确认特殊行业(如建筑、制造)是否有额外要求。


  五、总结:分场景决策树与操作指引


  判断实习生身份:


  在校学生:进入步骤2。


  已毕业学生:直接进入步骤4(需缴纳社保)。


  确认实习性质:


  教学计划内实习:无需缴纳社保,建议购买商业保险,签订三方协议。


  自主实习/就业型实习:进入步骤3。


  评估劳动关系特征:


  存在管理从属、工作连续、报酬固定:需缴纳社保,签订劳动合同。


  不存在上述特征:无需缴纳社保,按劳务报酬处理,完善实习协议。


  已毕业学生:


  无论实习性质,均需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否则面临法律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贵公司可结合实习生具体情况,在合规框架内合理安排社保缴纳及风险管理措施。若存在复杂情形(如多地用工、特殊行业),建议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或税务师提供定制化方案。

热点时讯 更多  >
推荐业务
...

公司注册

专人服务 全程办理
在线咨询

财税咨询

提供日常财税咨询
在线咨询

资质代办

多种行业 绿色通道优先办理
在线咨询
微信沟通
专属顾问,随时沟通!

注册公司找创业护航

上市公司安全可靠

×

*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码

获取验证码

* 验证码不正确

×
如:上海创业护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区是“上海”,字号是“创业护航”,行业是“信息科技”,类型是“有限公司”
×

资料提交成功

客服将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