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起,这几项申报数据,纳税人必须关注!
小规模纳税人开票金额:小规模纳税人开票金额连续三个季度在25万到30万之间容易触发税务风险预警,该指标旨在监控小规模纳税人长期临近起征点申报,存在少申报销售收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少缴增值税的税收疑点。此外,小规模纳税人有销无进,或作废/红冲普票份数10份,比例占当期全部普票50%以上,或作废/红冲普票金额占当期全部正数普票金额50%以上且开具金额10万以上,满足任意一个条件,都容易作为异常企业预警。
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销售额比对: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增值税销售额的部分占比超过10%时,可能会被税务机关关注,以此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少计收入等情况。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根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相关行次计算,增值税收入根据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销售额累计数确定。
印花税计税金额与增值税进销项发票金额:新电子税务局会自动比对印花税计税金额与进销项发票金额合计数,若二者偏离值超过500元,企业可能会收到预警信息,提示企业是否存在少报、漏报印花税的情形。
企业所得税预缴率:企业年度申报表数据中,预缴率低于50%,会被视为存在疑点,可能接到税务局的预警提醒,要求企业对相关数据进行核实。税务系统会自动比对企业申报的企业所得税季报和财务报表,关注已预缴税款占比年度汇算税款的情况。
税负率:每个地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税负平均值,若企业税负率低于下限60%,可能引起税务预警。税务部门通常会结合其他指标对企业涉税情况进行综合研判,企业需关注自身税负率是否合理,避免因税负异常引发风险。
个税申报和所得税工资薪金:汇算清缴申报的工资薪金和每月申报的个税工资总额应保持一致,若不一致,地税可能会对公司进行税务检查。纳税人应确保工资薪金相关数据在不同申报中的一致性。
进项和销项情况:全面实行商品分类编码后,企业的进销项通过数字编码在系统里识别,若进项和销项大类不一样,且比例差异太大,容易被税务机关关注。企业应确保进销项数据的合理性和匹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