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常见增值税风险点
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税务合规是必守底线。税务风险隐蔽且复杂,一旦触发,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信誉形象,影响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1、废弃物、下脚料处置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的风险
风险提示:对外销售下脚料和生产废品等未确认收入及正确计税,以废弃物收入抵费用少缴税,处理时替关联方付费或致多抵税、多列费。
合规自查:核实残次废品及下脚料处理,查相关科目明细,确认收入与增值税确认、计税方式是否合规。
2、兼营业务增值税税率适用错误的风险
风险提示:销售货物兼提供服务,若非混合销售,需分别核算货物与服务销售额,按不同税率或征收率计税。
合规自查:核查是否存在销售货物兼提供服务,是否按兼营业务处理,会计及增值税缴纳是否合规。
3、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的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的风险
风险提示: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未确认收入及计提销项税额,或致少缴税款。
合规自查:核查投资协议与评估报告,确认是否存在此类投资,并核实会计处理与纳税申报是否按转让非货币资产及投资两步骤操作。
4、将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按评估价值投资入股未缴纳增值税的风险
风险提示:以政府无偿划拨土地评估作价入股,或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合规自查:核查股权投资协议,确认是否存在此类土地使用权经评估增值后入股且未依法纳税情况。
5、补充医疗保险的所得税风险
风险提示:为员工购补充医疗保险,存所得税风险:未代扣个税、非全员费用税前扣除、未代扣费用税前扣除、商业保险误列补保税前扣除。
合规自查:核查申报表、花名册等,确认是否不符扣除条件、漏报或填报不准确、未代扣个税。
6、违规适用统借统还增值税免税风险
风险提示:企业资金池混用(如误用统借统还免增值税政策)、转售水电收入未按规定申报增值税,均存涉税风险。
合规自查:核查统借统还资金流向、利率,查看转售水电合同、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确认是否全额申报增值税。依据财税〔2016〕36号及《增值税暂行条例》。
7、转售水、电收入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的风险
风险提示:企业转供水电费收入或未全额申报增值税。
合规自查:核查转供合同、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确认收入是否全额申报。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二条。
8、未及时确认租金收入的风险
风险提示:租金收入或未按税法规定时间计税,可能未依合同确认收入。
合规自查:核查租赁合同、支付凭证,核实“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判断是否按时计收入并申报增值税。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及“营改增”相关通知条款。
9、收到实物、劳务及其他形式租金未缴纳增值税的风险
风险提示:以物抵租或收非货币租金,或未计收入少缴增值税。
合规自查:核查租赁合同,确认以物抵租情形下相关收入已申报增值税。依据财税〔2016〕36号附件条款及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第16号公告。
10、限售股减持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的风险
风险提示:上市公司股东减持IPO、重组及股改限售股,或因未及时申报、核算错误少缴税款。
合规自查:核查“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核实减持事项及金额,确认限售股转让按时申报且成本核算正确。依据财税〔2016〕36号附件条款及国家税务总局营改增试点征管公告第五条。
11、新产品试生产期间未计应税收入的风险
风险提示:新产品试生产销售,或未计提销项税额致少缴增值税。
合规自查:核查试生产产成品出入库及收款记录,确认收入已确认且计提销项税额。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
12、对外转租资产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的风险
风险提示:承租资产再转租,或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合规自查:核实资产用途及转租情况,核查收入科目与申报数据,确认收入计税且税率准确。依据财税〔2016〕36号附件条款及国家税务总局不动产租赁增值税征管公告。
13、非集团内企业之间资金拆借少计利息收入存在的风险
风险提示:贷款资金借出未收息或未计收入,或致少缴增值税。
合规自查:核查贷款资金使用,确认是否借出及利息收入计算合规。依据财税〔2016〕36号附件条款。
14、收取其他单位资金占用费未确认收入的风险
风险提示:收取资金占用费未确认收入及计提销项税额,或致少缴增值税。
合规自查:核查“财务费用”等科目,确认收取情况及收入、税额计提合规性。依据财税〔2016〕36号附件条款。
15、往来账期末余额较大、长期挂账的风险
风险提示:“预收账款”“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或存在收入确认延迟风险。
合规自查:核查相关科目,核实长期未变或递增款项是否按规定确认收入,排查无偿借款未计息、无需偿付预收账款未转收入等情况。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税〔2016〕36号附件条款。
16、【合规经营】未按照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认收入的风险
风险提示:税会时间差异致增值税收入确认滞后,如发出商品仍保留权属时,会计或暂不确认,但税法纳税义务或已发生,存销项税额少计风险。
合规自查:核查销售合同约定时间,与内部账单、会计核算比对,核实收入确认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