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更正纳税申报,被罚334万元!税局紧急提醒!2025年,更正申报得按这个来!
企业更正纳税申报,被罚334万元!税局紧急提醒!2025年,更正申报得按这个来!
在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中,纳税申报是一项极为关键且严谨的任务。然而,近期一则企业因更正纳税申报被处以巨额罚款的案例,为广大企业敲响了警钟。2025年,面对愈发严格和规范的税务监管环境,企业必须清晰掌握更正申报的正确方式,避免因操作不当陷入税务风险的泥沼。
一、案例直击:企业更正申报引发巨额罚单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局稽查局发布的市税稽罚〔2025〕5号文件显示,***制造有限公司受到了严厉的税务处罚。经税务机关检查发现,该企业在2019年12月24日,在并无实际支出的情况下,对2015年、2016年的纳税申报表进行了更正申报。令人咋舌的是,此次更正申报直接调增了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最终造成了少缴企业所得税的事实。
经详细核查:
2015年情况:该企业2015年虚增营业成本12,526,042.75元,虚增管理费用1,452,715.00元,应调增纳税调整后所得13,978,757.75元。同时,2015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实际应为687,203.94元,而原申报为545,779.97元,应调减纳税调整后所得141,423.97元。调整后,2015年纳税调整后所得从原本申报的-1,528,598.18元变为12,308,735.60元,应纳所得税额为3,077,183.90元。经核实,该企业2015年已入库企业所得税54,455.74元,最终应补申报2015年企业所得税3,022,728.16元。
2016年情况:2016年,该企业虚增营业成本11,649,737.84元,虚增管理费用1,304,317.00元,应调增纳税调整后所得12,954,054.84元。2016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实际应为954,392.77元,原申报为912,165.48元,应调减纳税调整后所得42,227.29元。调整后,2016年纳税调整后所得从6,367,201.75元变为19,279,029.30元,应纳所得税额为4,819,757.33元。经核查,2016年已入库企业所得税1,155,195.15元,应补申报2016年企业所得税3,664,562.18元。
以上两年共查补企业所得税6,687,290.34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该企业的行为被认定为逃避缴纳税款,最终被处以罚款3,343,645.17元。
二、税局提醒:2025年更正申报规范要点
(一)更正申报适用情形
企业在日常税务申报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如财务人员计算失误、对税收政策理解偏差、会计核算调整等,可能导致申报数据出现错误。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更正申报: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计算有误:例如,企业在计算销售收入时,误将含税收入当作不含税收入申报,或者在核算成本费用时,多列支了不应扣除的项目,又或是在计算利润时,遗漏了某些应计入的收益,这些错误都会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准确性,进而需要通过更正申报来修正。
税率、征收率、扣除比例应用错误:不同的业务适用不同的税率、征收率,各项扣除也有相应的比例规定。若企业在申报时错误地适用了税率、征收率,如将适用13%税率的货物销售错按9%申报,或者在计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扣除等项目时,错误运用了扣除比例,都必须及时进行更正申报。
应纳税额、减免税额、抵免税额计算错误:应纳税额是企业最终需要缴纳的税款金额,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直接影响应纳税额的大小。如果在计算这些关键税额时出现错误,如错误计算了企业购置环保专用设备的税额抵免,或者错误申报了小型微利企业的减免税额,就必须通过更正申报来纠正,以确保税款计算准确无误。
(二)更正申报流程规范
及时发现错误: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税务管理监督机制,财务人员要定期对已申报的数据进行自查,与企业的财务账簿、业务合同等原始资料进行仔细核对。同时,密切关注税务机关的通知和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申报数据可能存在的错误。
准备相关资料:一旦确定需要更正申报,企业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明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正确的财务报表、相关业务的合同协议、发票凭证、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等。例如,如果是因为成本费用列支错误需要更正申报,就需要提供能够证明真实成本费用支出的发票、入库单、费用报销审批单等资料。
选择正确更正方式: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税务申报系统支持线上更正申报和线下更正申报两种方式。线上更正申报时,企业需登录电子税务局,找到对应的申报表更正模块,按照系统提示逐步修改错误数据,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线下更正申报则需要企业填写纸质的更正申报表,加盖企业公章,携带相关资料前往办税服务厅,由税务工作人员协助办理更正申报手续。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更正方式,并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全量更正原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申报更正或作废时只能全量更正或者申报作废,不允许差额更正或补充申报。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更正申报时,必须对整个申报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准确的修改,而不能只针对部分错误数据进行简单的差额调整。例如,企业发现增值税申报表中销售额和销项税额计算错误,在更正申报时,不能仅修改这两个数据,而要对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相关的其他数据,如应税服务扣除项目、免税销售额等进行全面检查和修正,确保整个申报表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三)风险防范与应对
主动纠错可减轻处罚:如果企业能够在税务机关发现问题前,主动进行更正申报,并补缴税款、滞纳金,根据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税务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通常会考虑企业的主动纠错情节,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企业一旦发现申报错误,应立即行动,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配合税务检查:若企业因更正申报引发税务机关的关注或检查,务必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如实提供企业的财务资料、业务情况说明等相关信息,对于税务机关提出的疑问,要认真解答,不得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在税务检查过程中,企业应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与税务机关共同查明问题原因,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
加强内部税务管理培训: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更正申报的错误,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的税务管理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提高员工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加强财务核算和税务申报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明确各岗位在税务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减少因人为疏忽或业务不熟悉导致的申报错误。
2025年,随着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税务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强,企业在纳税申报及更正申报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确保申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以***制造有限公司的案例为鉴,企业应重视税务管理工作,规范更正申报操作,有效防范税务风险,避免因小失大,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