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吗”?
“1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可一次性扣除”是企业所得税中的一项优惠政策,以下是相关理解与处理方式:
政策规定
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该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加大设备、器具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和设备升级。
会计与税务处理
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应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会计上需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如案例中,某一般纳税人2024年6月1日购进专门用于研发的设备,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计提折旧40万元,2024年计提6个月为20万元。
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处理“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产生税会差异。如上述案例,税务上2024年按优惠政策计提折旧400万元,折旧产生的税会差异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80万元。同时,研发费用可以享受100%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00万元。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计算暂时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该案例中,设备期末账面价值380万元大于计税基础0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95万元。
扣除注意事项
扣除范围:政策中的固定资产仅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设备、器具等固定资产,不包括不动产,也不包括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但包括购入的二手固定资产。
扣除时点: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所属年度一次性税前扣除。例如2024年6月投入使用的设备,在2024年7月所属年度即2024年进行一次性扣除。
享受的自主性: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核算需要,可自行选择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但未选择享受的,以后年度不得再变更,不过该规定是针对单个固定资产而言,不影响其他固定资产选择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
留存备查资料:企业选择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需要留存好备查资料,包括有关固定资产购进时点的资料(如以货币形式购进固定资产的合同、发票,以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购进固定资产的到货时间说明,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竣工决算情况说明等)、固定资产记账凭证、核算有关资产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差异的台账等。
申报表填写
季度预缴申报表:季报表上第7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填报固定资产税收上享受加速折旧优惠计算的折旧额大于同期会计折旧额期间,发生纳税调减的本年累计金额。自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起,在“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的折旧期间内,必须填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A201020)。当会计折旧金额小于税收折旧金额时,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减,同时需计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并将有关情况填报该表。
年度汇算清缴申报表:汇算清缴时,需根据全年的会计折旧和税收折旧情况,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金额。如卡卡公司2024年度全年利润434万元,1月份购买36万元汽车,会计上全年折旧12万元,税务上一次性扣除36万元,则汇算清缴时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