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小时在线咨询

客服热线:18221412938

税局出手!个税风险应对来了!这类人要格外注意!

发布时间:2025-07-29

  近期,多地税务局积极开展个税风险应对工作,重点聚焦于经营所得个税领域,相关举措引发广泛关注。许多人对经营所得申报个税缺乏足够了解,重视程度也不足,然而,从各地税务局的通报情况来看,经营所得的个税稽查力度正不断加大,形势不容小觑。


  以江苏省为例,2024年12月,江苏税务部门借助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察觉到某技术推广中心投资人在2023年度取得多处经营所得。在进行个人所得税年度汇总申报时,该投资人存在异常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的疑点,税务部门随即对其发出风险提醒。经核查,此人同时设立了两家个体工商户,相关支出缺少诸如购销合同、银行流水、物流运输等关键证明材料。在税务机关的风险提示与政策辅导下,纳税人最终补缴个人所得税税款0.53万元,滞纳金0.07万元。


  在浙江省,2024年9月,浙江税务部门依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发现某医药零售独资企业投资者申报的2023年度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收入偏低,存在应纳税所得额不实的疑点,进而对其展开风险提醒。经调查,该医药零售独资企业申报的收入金额与医保实际刷卡金额存在显著差异。面对税务机关的风险提示和政策辅导,该纳税人补缴个人所得税5.02万元,滞纳金0.65万元。


  四川省也有类似情况。2024年12月,四川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发现从事水泥制品经营的某独资企业投资者申报的2022年度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成本费用率过高,存在应纳税所得额不实的疑点,随即对其开展风险提醒。深入核查后发现,该投资者存在未依法取得发票、“白条”入账、以不合规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等问题。在税务机关的风险提示和政策辅导下,调减成本费用105.67万元,纳税人补缴个人所得税36.99万元,滞纳金6.08万元。


  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经营所得个税申报的合规性已成为税务部门重点关注的领域。对于广大涉及经营所得的个人而言,务必高度重视,如实申报,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以免等到税务局上门调查时才追悔莫及。按照相关规定,3月31日前必须完成经营所得汇算清缴工作,相关人员需抓紧时间办理,避免逾期产生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除了上述经营所得个税风险外,个税领域还存在其他不容忽视的风险点。例如,部分纳税人虚假填报专项、专项附加及捐赠扣除。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某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就有4名纳税人受虚假退税“秘笈”误导,在个税汇算时虚假填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扣除,企图申请汇算退税。税务部门发现后,立即约谈该公司法人代表及财务人员,并要求加强政策宣传辅导,最终这4名纳税人撤销了不实退税申请,并在正确填报专项扣除后办理了汇算。


  还有一些纳税人虚报收入及冒用他人身份虚报代扣缴信息。在山西襄汾县,某钢铁企业多名纳税人受内部谣传的错误年度汇算填报方式蛊惑,在办理汇算时少填收入、多列扣除,以达到退税或减少应补税额的目的。税务部门迅速与该企业联系,对财务人员及纳税人进行当面辅导提醒,促使23名纳税人及时更正申报。在湖北襄阳市,纳税人王某在办理2022年度个税汇算时发现,一家自己从未任职的单位在2022年累计给自己办理了金额较大的工资薪金扣缴申报,怀疑身份信息被冒用,遂在个税APP上发起申诉。襄阳市税务部门收到申诉信息后,立即要求被申诉单位提供相关资料,该单位因无法提供被认定存在冒用行为,税务部门对其财务及办税人员进行了税收普法和批评教育,该单位也很快更正了申报。


  为有效应对个税风险,纳税人应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认识个税汇算。在进行个税申报时,务必仔细核对各项收入、扣除信息,确保申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同时,要妥善留存与收入、扣除相关的证明材料,以备税务机关查验。对于经营所得,更要注重业务真实性的证明,保证成本费用列支有充分的依据。若对个税申报存在疑问,可及时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专业的税务顾问,避免因错误申报而引发风险。

热点时讯 更多  >
推荐业务
...

公司注册

专人服务 全程办理
在线咨询

财税咨询

提供日常财税咨询
在线咨询

资质代办

多种行业 绿色通道优先办理
在线咨询
微信沟通
专属顾问,随时沟通!

注册公司找创业护航

上市公司安全可靠

×

*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码

获取验证码

* 验证码不正确

×
如:上海创业护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区是“上海”,字号是“创业护航”,行业是“信息科技”,类型是“有限公司”
×

资料提交成功

客服将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