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税率15%!2025年8月1日起
变了!企业所得税税率15%!2025年8月1日起,这是最新最全的税率表和税收优惠!
自2025年8月1日起,企业所得税领域迎来重要变化,部分企业可适用15%的优惠税率。这一调整旨在精准扶持特定行业与区域的企业发展,为经济结构优化注入强劲动力。以下为您详细梳理最新企业所得税税率及税收优惠政策。
一、适用15%税率的企业类型
(一)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类企业需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开展经营活动。例如,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突破的企业,若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便可享受该优惠。认定标准涵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人员占比、研发费用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等多项指标。
(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同样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务范围包括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等。如为跨国企业提供财务流程外包、数据分析等服务的企业,经认定后可适用此税率。
(三)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
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类产业企业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像是在西部地区从事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清洁能源开发的企业,若符合目录要求,便能享受优惠。
(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特定区域鼓励类产业企业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特定区域内,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区域依据自身发展定位与产业规划,制定相应的鼓励类产业目录。比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若满足相关条件,可适用该优惠税率。
(五)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
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三方防治企业是指受排污企业或政府委托,负责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包括自动连续监测设施)运营维护的企业。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以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二、其他常见企业所得税税率
(一)基本税率25%
一般情况下,居民企业以及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适用25%的基本税率。这一税率适用于大多数正常经营的企业,是企业所得税税率体系的基础。
(二)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优惠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为5%;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为10%。小型微利企业需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条件。
(三)非居民企业特定所得税率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减按10%征收。
三、税收优惠政策汇总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摊销。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适用不同的加计扣除比例,最高可达100%加计扣除,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二)加速折旧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以及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享受加速折旧政策。
(三)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
企业重组符合规定条件的,可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即企业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可以在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企业合并、企业分立等重组业务,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可享受相关资产和股权暂不确认转让所得或损失等优惠,以促进企业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
企业应密切关注自身是否符合上述税率适用条件及税收优惠政策要求,准确进行税务处理,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降低税务成本,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随着税收政策的动态调整,需及时跟踪政策变化,确保税务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