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必须了解的税务知识
老板们应当了解的基础税务知识。
一、切勿使用个人卡收款
不少老板曾认为,倘若客户无需发票,收入便无需通过对公账户,用个人卡收款,既能逃避纳税,又省却了将款项从对公账户转出的麻烦,自以为得计。在两年前,这种做法或许尚有一定操作空间。然而,随着个税改革的推进,各地银税信息逐步联网互通,此类漏税逃税行为已被彻底封堵。加之央行监管日益严格,个人卡(包括支付宝、微信账户)若出现大量资金频繁流入流出,或者频繁与对公账户进行大额转账,极易被银行判定为可疑账户。一旦相关信息同步至税务局,不好意思,既然是通过个人卡收款,那就只能按照个人所得税规定补缴税款。要知道,个人经营所得的最高税率可达35%,综合所得税率最高更是达到45%。除了补缴税款,还需缴纳年化18%的滞纳金,以及0.5倍至3倍的罚金。所以,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在税务局金税三期系统与大数据的严密监控下,任何违规操作都无所遁形。老老实实将款项收入对公账户,尽管可能需要纳税,但充分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实际税负率并不会很高。
对了,如果之前个人卡存在大量流水,该怎么办呢?建议尽快注销,以免后续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二、熟知常规税种及税率
尽管申报纳税工作通常由财务人员负责,但老板们仍需从宏观层面了解公司整体的税负成本,以及哪些环节存在操作空间,以便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税收筹划。
增值税
发票分为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的税额可以抵扣,而普通发票无法抵扣。正因专用发票关乎增值税的上下游抵扣链条,所以国家对其管控最为严格。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若季度普通发票销售额不超过30万,可免征增值税(但专用发票不能免税)。
一般纳税人的税率则根据行业不同分为6%、9%、13%。虽然一般纳税人税率看似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税负率(实际缴税金额/收入)就一定高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应依据自身公司上下游的具体特征(如供应商是否为小规模纳税人、能否开具专用发票,客户是否要求开具专用发票)、毛利率(若进项均为专用发票,真实税负率为毛利率×税率)以及行业平均税负率(税务局设定的红线),来综合判断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还是一般纳税人身份更为有利。
增值税附加
增值税附加包括城建税(市区7%、县城5%、其他地区1%)、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之所以称为增值税附加,是因为这些税费的金额是依据增值税税额计算得出的。简单来讲,如果本月缴纳了10000元的增值税,那么附加税需缴纳10000×(7%+3%+2%)=1200元。
印花税
印花税是最容易被企业忽视的税种。企业日常的购销合同、运输合同、仓储合同、借款合同等,都需要缴纳印花税,税率在万分之三至千分之一不等。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常规税率为25%。近两年,针对小微企业出台了力度较大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利润在100万以下的,实际税率仅为5%;利润在100-300万之间的,实际税率为10%。合理利用这一政策,企业能够节省可观的税款。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数是应纳税所得额,它并不等同于企业的净利润。若企业存在超出税法限额的支出、与经营无关的支出(这其中涉及一定技巧),或者部分成本费用缺少发票,这些均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抵扣。相反,若企业有国家鼓励的支出,如研发费用投入,则可以享受加计扣除政策。
个人所得税
无论是给员工发放工资,还是向非员工个人支付款项,公司都有义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个税改革后,年终奖单独计税的政策还可沿用两年,高收入人群应抓住这一契机,精确计算税率临界点,做好税收筹划。
三、合理选择公司形式
在商业运营中,个人独资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是较为常用的两种组织形式。两种模式各有千秋,若能巧妙结合,往往能发挥出强大优势,如有兴趣,后续可单独深入探讨。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所得仅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许多地方还可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税负率较低,且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其弊端在于,个人需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有限责任公司,顾名思义,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仅需按照注册资本履行出资义务。不过,公司盈利后,需先缴纳企业所得税,向个人股东分红时,还需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相当于经历两次纳税环节。
四、坚决杜绝买卖发票
买卖发票是绝对不可触碰的红线。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完全能够将公司整体税负率降低至6%左右。在如今大数据织就的严密监控网络下,实在没有必要冒着坐牢的巨大风险(况且还极有可能买到假发票)去从事买卖发票的违法勾当。
五、重视纳税信用,定期申报纳税
即便公司没有收入,也务必进行零申报。目前,税务局实行纳税信用评级制度,这与企业以及法人的信用状况紧密相连。此外,许多银行推出了结合企业纳税情况评估额度的信用贷款产品,利率通常在5%左右。保持良好的纳税信用,有助于企业在资金周转等方面获得更多便利。
六、把握企业所得税缴纳时机
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便会涉及企业所得税的缴纳问题。建议在第二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缴纳,切勿在季度申报时就全额缴纳(一些经验不足的会计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老板们务必清楚这一点)。这对于利润波动较大的企业尤为重要。要知道,向税务局交钱容易,想要退税却极为困难。一旦多缴税款,企业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资金留在税务局账户。即便没有多缴,将税款延迟至第二年缴纳,资金在这期间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
七、避免公司长期借款给股东
若个人股东向公司借款超过一年,且无法提供合理理由证明该借款与公司经营相关,税务局通常会将其认定为实际向股东分红。一旦被查实,股东需补缴20%的个人所得税。因此,为避免此类风险,公司最好每年年底对股东借款进行清理。